——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18年毕业典礼致辞
刘朋军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8年毕业典礼,为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129名毕业生送行。
现在,请大家接受我最真挚的祝愿。祝愿每一位将要离开学校的同学,前程似锦,光明灿烂。同时也向各位毕业生的家长以及教育了这些学生的老师们道一声“谢谢”,感谢三年来家长们的辛苦陪伴,感谢三年来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因为你们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这129名学子“放单飞”的幸福时刻。
我院是学校开办最早的学院,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已有七届毕业生了。回首往事,十年来我院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们已建设完成用于服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使用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实训中心1个,仪器设备近860台(套),已建有炼油仿真实训工厂、油品分析实验实训室、化工原理实验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等35间,可开设实验、实训项目200余项。不仅如此,2013年我们还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依据海南炼化、海南汉地阳光等企业实际工艺流程,建设了DCS控制的石油炼制常减压仿真工厂等实训装置,可进行模拟工厂化的实践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水平。
2010年8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海科院建立“化工职业技能鉴定站”,对化工行业的22个工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种参加培训。2014年我院的实训基地成功申请为“海南省特色实训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以石油化工专业校内实训设备及专业教师为基础,学校成功申请成立了“海南海科石油化工产品检测中心”,加大了对社会技术服务的范围。2017年,有了省级重点实验室,即“海南省药食同源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并与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化企业及海南华塑石油化工公司、海南富山油气集团、海南汉地阳光石油化工公司、海南环宇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已经初步形成校内外结合、设备完善的石油化工人才培养基地。
不仅如此,我院的教学团队2012年获海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连续3年荣获校级先进师德师风先进集体;教学团队承担省部级和校企合作项目共28项、发表论文90余篇、获权专利22项。2014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各1项,2013年获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和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教学成果奖各1项;2016年获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2014年海南省教育厅批准本专业为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单位。
学生的培养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这是很难得的。而且,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的毕业生在综合素质、岗位技能等方面都优于同类学校的毕业生。2011年海南华塑石油化工公司,拟招聘14名本科毕业生,通过考核他们最终只招聘两名本科生,却招聘了我校我院的12名石油化工的毕业生,现在有两名毕业生已经晋升为车间主任。2013年海南环宇新能源公司招聘我院16名毕业生,经过半年的培训,学生已经掌握了生产工艺流程,现在整个车间的员工都是我院石油化工的毕业生。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就能知道我院毕业生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
尽管这样,我们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为完善专业设置,学院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邀请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现实质性的资源共享。与海南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化工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设置企业奖学金等方式进行深层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
今天,我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说这些话,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曾经作过的努力,曾经取得的成绩。但这些不是我们现在骄傲的资本,而是我们重新出发的新起点。大家要清醒地知道,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海南也不落后。自“十二五”以来,海南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产业发展战略,将海洋大省建成海洋强省。地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海南所辖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共有油气田180个,油气资源蕴藏量达500多亿油当量。石油化工产值大、增长能力强,并且有着极强大的带动和牵引作用,可以使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得到迅速的提高,“十二五”海南油气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业在海南省八大支柱产业中一直处于领头羊的位置,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近四分之一。因此,海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12大产业,石油产业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这决定了海南对石油化工岗位操作、石油产品分析与检测、天然气化工生产及创新管理能力、营销和服务人员的大量需求。这些是我们今天再出发会遇到的挑战和机遇,大家要珍惜这些挑战和机遇,在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事业,使自己有光明的前途。
为此,我知道在座的许多同学们在校三年作了精心准备,在教室、实训室、图书馆、操场、食堂宿舍等地方,都留下了你们忙碌的身影。你们积极向上、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精神,充分诠释了拼搏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丽无悔的。现在你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奔赴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成为新时代祖国的建设者,我深深为你们感到骄傲。想到你们未来的路很长,值此离别之际,谨向你们提几点建议和期望,也就此和大家共勉。
一是常怀感恩之心。希望你们今后不论何时身在何处,都要感恩父母家人的养育呵护,并常常记于心间。建议你们工作后领到第一个月薪水时,为你们的父母家人送上一份小礼物,相信他们一定会为此而倍感欣慰。记得多年前我的女儿用她的第一份收入买一双皮鞋送给我的时候,我非常欣慰孩子长大懂事了,以至把这双鞋放了很长时间放着舍不得穿。
二是常怀正直善良之心。希望你们今后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时刻保持善良本性,真诚、正直,坚守正义,坚守真、善、美,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常说的“要做事先学做人”,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是需要切实去践行的。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请同学们记得这话,并一点点去做好。
三是常怀读书之心。同学们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得到了相应的专业训练,现在都已是受到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但社会在发展,停滞就要落后。因此你们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之后,还要继续读书,除了学习专业技能外,还应多读些社会科学的书,拓宽视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己成为有专业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教养,能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人。
四是常怀敬业之心。大家今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敬业。敬业,意味着守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敬业,意味着认真,一丝不敬地做好每一件事;敬业,意味着不分份内份外,需要做的工作,毫不迟疑;敬业,意味着工作有质有量,不打折扣。大家应该相信,任何一个敬业的人,都会走向事业的成功。
同学们,挥手难说再见,希望你们在有空的时候,常回来看看,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老师们永远记挂着你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向着新的人生目标,勇敢地出发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