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材学院)党委书记孙振范和师生党员代表在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海南解放公园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 赋能化工发展”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化材学院党员师生走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海南解放公园,海南解放公园占地面积86亩,主要分为4个区域,即热血丰碑、解放海南临高角登陆纪念馆、百年灯塔、四十军烈士纪念碑。公园以热血丰碑雕像为轴心,与百年灯塔和四十军烈士纪念碑相对映,以蓝天碧海为背景,雕像灯塔纪念碑和蓝天碧海都汇聚在了纪念馆里,突出了对解放海南的革命先烈的纪念之意和缅怀之情。热血丰碑、四十军烈士纪念碑、百年灯塔三点一线,百年灯塔见证了中国百年的屈辱,热血丰碑、四十军烈士纪念碑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奋斗和抗争,历史的对话震撼人心,激励人们奋发前进。
学院党委书记孙振范带领所有党员瞻仰了解放海南纪念塑像。这座塑像巍峨壮观,象征着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不朽功勋。党员们肃立在塑像前,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孙书记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在“七一”即将到来之际,全体党员来到临高角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赋能化工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在这片英雄的土地——海南临高角,共同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历史,传承伟大精神。希望同志们能够珍惜本次学习机会,锤炼党性、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断促进作风建设,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党支部书记黄平通过讲红色故事-《薪火相传——临高角的红色故事》,表示当年的解放军,靠木帆船横渡琼州海峡,靠血肉之躯冲破碉堡密布的岸防,靠坚定信仰打赢了这场“以弱胜强”的伟大战役。这就是信仰的力量、革命精神的力量!希望通过这次“重走解放路”的活动,同志们能真切体会到革命精神的分量,把红色基因融入我们的工作中,融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去。
教师党支部书记闫浩讲红色故事《划破黑夜的23条船》,他讲到今天,咱们站在这片沙滩,听着涛声滚滚,记住那群“划破黑夜的23条船”,也记住他们那句朴素的誓言:“命是为人民拼的,海南一定红。”
随后,全体党员到达解放海南临高角登陆纪念馆,纪念馆共计21个场景,5个多媒体场景,分为历史背景、琼崖纵队、大练兵、文物展支前、木船打军舰等。馆里展出了72张解放海南临高角登陆战的历史图片,有解放军当年的军衣、军帽、军鞋、电台、木船模型、敌机模型等展品330件。纪念馆的最大特色是采用声、光、电、影像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及实景缩微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全景式地立体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国民党军舰的战争奇迹。党员们在一幅幅展板、一件件实物前驻足瞻仰,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历史,全体党员认真思考,表达对党的忠诚,深刻感受琼崖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致以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最后,学院党委副书记杜金风作总结讲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今天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赋能化工发展”形式丰富、内容深刻的主题党日活动。聆听了临高角红色故事,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通过“重走解放路”徒步体验,亲身感受了革命先辈不畏艰难、英勇奋战的精神力量。同时,党员还积极参与了“清洁圣地·守护初心”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的初心使命。这不仅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更是一次党性锤炼、一次精神洗礼。希望同志们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把在红色圣地汲取的精神养分,转化为工作中的动力,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推动学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奋斗姿态,为学院、为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化材学院党员师生代表们忆往思今,纷纷表示,海南岛解放战争的硝烟虽已过去多年,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对新时代国防教育和党的纪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此次活动,不仅重温了革命历史,更深刻领悟到了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要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化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员合影
学院党委书记孙振范讲话
学院学生支部书记黄平讲话
学院教师支部书记闫浩讲话
党员做志愿服务活动
党员参观解放海南临高角登陆纪念馆
学院党委副书记杜金风活动总结